非洲 ,人类共同祖先的摇篮,一直以来,它的名字都和野性、自由相连接,究其原因,与这里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,以及年年在此轮回上演的百万动物大迁徙密不可分。2019年,我和我的“监护人”纹身男,在经历了一系列走不与走的行程纠结之后,终于踏上了野性之旅,追寻生命中最浓烈的色彩——走进 非洲 ,走进 肯尼亚 !
此行,除了心仪已久的角马过河、猎豹捕猎等场景外,我们总共拍摄到了136种不同的动物,其中 非洲五霸6种(犀牛分黑白两种),兽类32种,爬行类3种,禽鸟类95种。在本游记的最后一章,我会把这136种动物全部介绍给大家。
图为角马过河
![]()
图为猎豹捕猎
![]()
图为 非洲 五霸
![]()
游历之前,有必要很认真地介绍一下塞伦盖蒂大平原,以及什么是 非洲 动物大迁徙。
塞伦盖蒂,在当地 马赛 语中的意思是“无边的平原”,坐落在 非洲 的东部,是由 东非 持续喷发的火山形成的火山盆地。从地理划分上,它分为南部草原和北部草原,南部即塞伦盖蒂大草原,位于 坦桑尼亚境内,而北部则是 马赛 马拉草原,位于 肯尼亚 境内。火山喷发出的火山灰历经数千年的演变,在南部草原,即塞伦盖蒂大草原的土壤之下,形成了一层坚硬的火山岩层,高大的树木无法生根,因此直接造就了这里的稀树草原王国。
每年的11月至5月是塞伦盖蒂大草原的雨季,此时这里水草丰沛,是食草动物们的天堂。然而到了6月,旱季到来,雨区北移到了 马赛 马拉草原,塞伦盖蒂大草原上的青草很快枯萎,地面上的水塘由于水的大量蒸发,所含矿物质比重直线上升,水也成了毒水,不能喝了。断粮断水,迫使这里的食草动物们向北迁徙,先渡过较小的格鲁美地河(下图绿圈所示),大约在七月底,它们最终要渡过的是血腥之河——马拉河(下图红圈所示),进入绿草丰美的 马赛 马拉草原(下图蓝框所示),在那里等待雨季的结束,重回塞伦盖蒂。观看壮观的角马过河,正是我们此行的终极目标。
![]()
年复一年遵循着迁徙法则的 非洲 大草原食草动物们大约有两百万之众,主角是大约150万头角马,其它还有斑马和瞪羚。这150万头角马中,大约有50万头是新生儿,旱季出发雨季回归,这50万头小角马中只有大约10万头能够重新回到塞伦盖蒂大草原。
牛头、马面、羊须……有些不太明白为什么汉语叫角马,带角的马?其实它们不属于马,而是生活在 非洲 草原上的大型羚牛,所以另一种称呼叫做“牛羚”,更为合适。
此次旅行,我们依然选择了 广州 极至——带领我们去到南北双极的旅行社,优质的服务已经让我们之间产生了深厚的友情。
从7.19到7.31,全程共计13天7个目的地(如下图所示)。
![]()
旅行必备的一些物品这里我就不赘述了,小黄本、转换插座、墨镜、帽子、长焦相机这些,都是去 肯尼亚 观赏动物所必须配备的装备。我想介绍的是几样特别的东西:
1、防尘口罩或围脖。在所有的自然保护区和 马赛 马拉大草原坐着老款的陆地巡洋舰寻找动物,车顶升起,尘土漫天,会让人充分感受到汽车拉力赛的风尘仆仆,如果不配备防尘物品,那就一个结果——吃土!
2、抓绒衫或薄羽绒服。说来别不信,7月的 肯尼亚 平均气温在10-25摄氏度,早晚温差很大,特别是晚上,格外的冷。在阿布戴尔 solio私人保护区,我们住的费尔蒙酒店,晚上要在壁炉里升火才能入睡;马赛 马拉前两晚,我们住在马拉河边的恩蒂姆酒店,晚上都充了热水袋。
3、防蚊喷雾和防蚊手环。在 桑布鲁 、博格利亚湖、 纳库鲁 湖和纳瓦 沙湖 ,蚊子很多。虽然酒店晚上都提前在房间了喷了防蚊水,但是还是不能保证晚上安睡,所以自己带,在酒店的基础上再做一遍防蚊工作,效果会更好,至少我睡得很安稳。
4、关于禁塑令。这一条非常重要! 肯尼亚 执行最严格的禁塑令,一切塑料袋都禁止入境,否则会有高额罚款和不必要的麻烦。所以在打包物品的时候,一定要注意,把所有的塑料袋都换成无纺袋或 布袋、尼龙袋,能去掉的塑料包装尽量去掉,实在不方便去除的, 比如 面膜、方便面等物品的外包装,可以保留,这些是属于商品的原包装,是允许入境的。
5、带一些风油精或清凉油,可以作为小礼品送给当地人,这些很受他们欢迎。
6、尽量多兑换一些一美元和十美元的零钱, 肯尼亚 是小费制国家,很多服务是要给小费的,特别是酒店的行李员,他们基本不拿工资的,都靠为游客提行李获取小费作为收入。而巡游车司机的小费标准要更高一些,别舍不得,千万要记得,进入保护区和大草原,寻找野生动物的活儿大都是由司机承担的,我们没有人家的经验以及互通信息的呼台网络,所以能看到多少动物,很大程度上依赖司机哦。
7、榨菜、老干妈和方便面。为啥?还用说么, 中国 味、家乡味啊!如果你有国际胃,可以忽略这一条。
关于旅行前的准备大致就这么多,接下来,让我们从踏上 非洲 大陆开始说起吧!
7月19日晚,我们极至 非洲 旅行团一行17人在 广州 白云机场登机,飞行13个小时,经停 曼谷 后,在7月20日早晨5点49分,降落 肯尼亚 内罗毕 国际机场,当时地面温度16摄氏度,还飘着零星的雨点——好冷啊!赶紧掏箱子加衣服!
![]()
机场内有荷枪实弹的警察,可惜禁止拍照。只好出了机场再拍“到此一游”照了。
![]()
按照第一天的行程安排,我们一行17人,外加一名地接导游 安东 尼和四名司机,马不停蹄奔向 桑布鲁自然保护区。然鹅……别着急,路上也会有惊喜。
出机场后吃早餐的地方,服务生是个 马赛 美女哦。
![]()
车一上路, 安东 尼就向我们介绍了 中国 的武夷公司——因为我们行驶的道路正是这家公司建设的。据说这条路从 内罗毕 通往 蒙巴萨 ,现阶段相当繁忙,而且也极易堵车。但是明年即将拓宽为双向12车道,成为 内罗毕 通往各大经济城市的主动脉。
![]()
沿途,作为地接导游的 安东 尼再三强调不要随便对窗外的人拍照,当地人对拍照比较抗拒,如果未经同意被发现有相机对准他们,会惹上不必要的麻烦。
一直车行并不流畅,好在很快到了吃午餐的树上餐厅,惊喜随之而来。
![]()
震宇领队爆料说,这家餐厅附近有黑白疣猴看。于是顾不上吃饭,我连背包都忘记放下来,就跟着领队去找疣猴。可没走几步,就听到一阵阵高亢的叫声,寻声而去,见到了到达 非洲 后看到的第一种与众不同的动物——吐授鸡,即 肯尼亚 火鸡。两只公鸡正在脸红脖子粗地斗狠,争夺一只母鸡的青睐……
![]()
![]()
![]()
这鸡……真的挺丑的,还是去找黑白疣猴吧。求助于餐厅员工,他立即带我们绕到了餐厅后面的树林子里,大猴子小猴子大BOSS都在呢!
![]()
![]()
有没有觉得它们很像戴着清朝官帽的官员?
![]()
![]()
黑白疣猴的得名,来缘于它们的拇指,已经退化成了一个疣子。曾经它们因为漂亮的皮毛而受到人类捕杀,现在已经被列为珍贵的保护动物了。至少在树上餐厅周边,它们生活得非常自在。
![]()
同团的团友们闻讯赶来纷纷拍摄疣猴的时候,我却被忘记放下的背包勒得端不稳相机。正当我打算收手去吃饭的时候,远处树丛里又隐约冒出一个猴影……随手一抓拍,解锁了青长尾猴,当时在场的人大多没有看到呢!
![]()
![]()
拍罢猴子,终于可以坐下来吃饭啦!树上餐厅的烤鱼还是不错滴。
![]()
一路风尘一路颠簸,我们终于在7月20日的傍晚时分赶到了 桑布鲁 自然保护区。极至为我们安排的酒店位于保护区内,是保护区内唯一的酒店。初来乍到的我们,对什么都感到新鲜好奇,在开车前往酒店的路上就开启了此行的巡游。
偷拍的两位 湖南 团友。
![]()
![]()
夕阳下,满挂着织巢鸟鸟巢的金合欢树熠熠生辉,似乎预示着我们的 非洲 之行一定会满载而归。
![]()
桑布鲁 国家保护区位于 肯尼亚 的中北部,总面积约165平方公里。在这里,我们除可以寻找久负盛名的“ 非洲 五霸”之外,还有著名的“ 非洲 五特”(Special Five)是它独有的资源——网纹长颈鹿、葛式细纹斑马、 东非 剑羚、长颈羚和蓝腿 索马里 鸵鸟。
令人意外的是,我们的车刚进保护区没多远,就解锁了五特之一的长颈羚。
![]()
你看,这种羚羊能像长颈鹿那样站起来吃树叶!多么小巧优雅!
这只公羚羊断了一只角呢,不知道是和谁打架来着。
![]()
母羚羊
![]()
这只公长颈羚的角还算完整。
紧接着,我们像开了挂似地接连解锁了 东非 剑羚、网纹长颈鹿和葛氏细纹斑马。 非洲 五特,在我们刚到 桑布鲁 的当天下午,就只剩下 索马里 驼鸟没见着了!
东非 剑羚又叫直角剑羚或 东非 长角羚,体形较大。最特别的是角和脸:角又直又长,脸上则像是戴了个面具呢。
网纹长颈鹿又称 索马里 长颈鹿,它身上的网纹 平顺 规整,非常漂亮。
还没从网纹长颈鹿的美丽中回过味来,就看到司机 乔治 指向左前方的草坡——远远的,一群细纹斑马和葛兰特瞪羚正在悠闲地吃草。
细纹斑马是体型最大的斑马,身上的条纹较我们所熟悉的平原斑马更细更密,个人觉得也更漂亮。据说这个种类的斑马已近濒危,只能在 桑布鲁 保护区才能看到了。
![]()
![]()
和细纹斑马混在一片的葛氏瞪羚。 肯尼亚 有三种常见的瞪羚很容易混淆,一种就是葛兰特葛氏瞪羚,一种是汤姆斯汤氏瞪羚,一种是黑斑羚。辨认这三种瞪羚,我主要看腰和后脚,有宽宽的黑腰带的是汤氏瞪羚,后脚上方有黑斑的是黑斑羚,什么都没有的是葛氏瞪羚——当然,这只是个人土方子,未必都对。
![]()
我们一行人四辆车,一路走一路发现着,跟所有新来的游客一样,看到什么都止不住地兴奋,就这么耽误来耽误去,车到酒店的时候天已经快黑了。
保护区里唯一的酒店,条件还挺好,夜里也挺热闹,一会疣猪叫,一会鬣狗哼,真不寂寞。酒店在每位游客的房门外 都安 排了安保人员彻夜执守,保证安全。
![]()
![]()
7月21日,晴。
清晨,月亮渐渐落下
![]()
太阳渐渐升起,阳光透过稀疏的矮树,投下斑驳的影子。
![]()
当整个 桑布鲁 自然保护区被阳光笼罩的时候,我们的眼前出现了一幅奇异的景象——空旷的草原上,一棵孤独的金合欢树下,成群的剑羚( 东非 长角羚)和葛氏细纹斑马列阵,所有的动物都面朝一个方向,气氛怪异且凝重。
![]()
![]()
![]()
![]()
一排排的细纹斑马,队形整齐,好像士兵一样严阵以待,似乎有什么一触即发!
![]()
![]()
![]()
![]()
顺着它们的目光望去,一棵灌木的树荫下,几只 狮子 赫然在目!它们正挤在一起大快朵颐。
![]()
![]()
![]()
斑马和剑羚们就这样直直地望过来,既不上前,也不回避,更没有我们想像中的奔离。它们在等什么?为什么看到 狮子 吃它们的同类还不赶紧跑开?
正疑惑着,用完美餐的 狮子 们一个接着一个满足地起身,望了望斑马和剑羚的方向,起身晃晃悠悠向反方向走去,身上还沾着猎物的血……
![]()
![]()
![]()
这些 狮子 们走向的是一处水源,它们吃饱之后,一个个跑到水边的树荫下卧倒,静静地守在水边,等待下一个口渴的猎物……
![]()
![]()
狮子 守住水源,等待前来喝水的猎物,总有能落入狮口的;而斑马和剑羚则以众相搏,赌的是生存的概率。这是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较量,这是 桑布鲁 自然保护区里每天都在上演的故事。我们有幸在踏上肯尼亚 的第二天,就当了这个故事的见证者。
其实吧, 狮子 吃饱了之后相互舔毛清洁,也并不都是那么凶神恶煞的。
![]()
![]()
![]()
看罢捕食者的故事,我们继续巡游,寻找更多的动物。
集结翻飞的秃鹫,这些家伙对腐肉最为敏感,成群地在空中盘旋觅食——照片中这些是冠秃鹫, 东非秃鹫中的一种。
![]()
![]()
![]()
![]()
一只茶色雕不知道为什么会混在秃鹫当中。
![]()
茶色雕更适合在高空盘旋……
![]()
此刻同样在空中盘旋的还有吼海雕,当地人喜欢称之为鱼鹰。后来在纳瓦 沙湖 上,我拍到了它们捕鱼的身影。
![]()
![]()
![]()
![]()
网纹长颈鹿,头天晚上的相遇,隔得又远,天色又暗。没想到一夜过来的再遇,居然可以这么这么近……
![]()
![]()
![]()
![]()
真的很奇怪,金合欢树的刺比叶子还要长,长颈鹿是怎么做到吃到叶子还不被刺戳的?我可是被戳过两回,而且,还没吃到叶子……
“要不要我教你啊?”
“啊妖怪!建国后动物不许成精!”
![]()
![]()
![]()
告别网纹长颈鹿,继续我们的巡游。在一处浅浅的水源边,有一块平坦的草地,周围是相对茂密的灌木,在这里,我们解锁了 非洲 五霸之一的 非洲 象。
和其它种类的大象不同, 非洲 象不论公母都长象牙,所以,如果非得辨别公母,只能从屁屁后面看有没有蛋蛋了……
![]()
但是,象图中这样一步不离卫护着小象的,一定是母象。
![]()
象群是母系族群,在象群家族里当家管事儿的一定是母象,大象能够把自己的生存智慧和经验一代代传递下去。谁也不清楚它们是如何做到的,不过大象作为哺乳动物中脑容量最大的种类,一定具备相当的智商吧。
这头小象大概只有一岁左右,母象要下河喝水,小象跟在后面亦步亦趋,最后,是连滚带爬跌下了河岸,甚是可爱。
![]()
![]()
这头稍大一点的小象则在跟着妈妈学习如何往身上撒土。土和泥对于大象来说是天然的护肤品,一则可以防晒,二则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寄生虫的叮咬。
![]()
![]()
![]()
河岸边,一头更大一点的小象跟着妈妈在喝水,神同步啊!
![]()
![]()
![]()
![]()
小象,就是在充满母爱的环境中一天 天长 大。如果它是小母象,成年后会继续留在自己生长的象群中,如果是公象,则会不可避免地走上单身流浪汉的道路——直到它遇到一个愿意接收它的真爱为止。这就是象群家族的法则。
车行,颠簸。
突然,司机 乔治 指着窗外,不停地说:“Diki Diki!Diki Diki!”原来,他发现了犬羚。
犬羚大概是体型最小的羚羊了吧,小巧而机敏,据说它们的叫声就是Diki Diki的。两只公的小犬羚,瞧它们那纤细的小腿、大大的眼睛,让人顿生怜爱。
![]()
![]()
出发到 肯尼亚 之前,正值新版的《 狮子 王》上映,我可是特意去看了一遍,作为此行的预热,就是想着肯定能遇见当中的诸个角色。
果然,第一个出现的是彭彭……们。莫名的喜感,有没有?
![]()
![]()
![]()
仔细看,这只彭彭的身上,停着一只红嘴牛椋鸟,这可是帮它驱赶苍蝇和寄生虫的好帮手哦!
![]()
![]()
见过了彭彭,怎能缺了丁满?
路边的一窝小猫鼬,有没有萌到你?
![]()
![]()
![]()
说实在的,这一上午的时间虽然车颠尘飞,但是沿途的动物着实让我们应接不暇。
看,大草原猴。它们最大的特点是——公猴有两颗绿蛋蛋……
![]()
![]()
继葛氏瞪羚之后,黑斑羚也出现了,瞧,两只后蹄上方的黑斑多么明显!
公黑斑羚
![]()
![]()
母黑斑羚
![]()
![]()
路边草丛里露了个头的,是雄壮的公水羚羊。据说水羚羊喜欢生活在有水的沼泽地带因而得名。
![]()
草地上成群结队蜂拥而过的,是一窝一窝的珍珠鸡。有两个品种,一种叫鹫珠鸡,看它是脑袋,象不象秃鹫?
![]()
另一种是头盔珍珠鸡——蓝颊的是公的,白颊的是母的。
![]()
裸喉鹧鸪出现在路边的草丛里,不仔细看还真分辨不出来。
![]()
![]()
就在上午的巡游即将结束的时候,我们终于解锁了 桑布鲁 野生动物保护区 非洲 五特的最后一特——索马里 驼鸟。瞧它那双大长腿,像不像套了一双蓝灰色的丝袜?这是一只公驼鸟。
![]()
![]()
中午,我们回到酒店休息,准备下午前往 桑布鲁 村参观。
不过在这之前,有必要介绍一下酒店的几种常客——
狒狒,领队再三提醒让我们关好门窗,谨防狒狒偷跑进屋偷走护照偷渡进 中国 ……
![]()
这只雌狒狒屁股红肿,表示正处在发情期。
![]()
刺冠八哥,栖居在酒店大堂外的树上,正午的阳光下,闪着黝黑的光……很像酒店的保安呢!
![]()
![]()
变色蜥蜴——这位出现在我房间的阳台上,算是邻居吧。看见它橙色的头没?还有颈背上的小脊突、耳孔周围则的刺状皮瓣……它是雌的,据说雄的颜色更鲜艳,更好看。
![]()
黑头群居织巢鸟。刚到保护区时,金合欢树上挂着的一个个鸟巢让人非常好奇,很想看看是哪位大神的杰作。后来才知道, 肯尼亚 有许许多多种织巢鸟,仅凭我这么来去匆匆的一趟,就拍到了七种之多。
![]()
![]()
![]()
![]()
最后这位邻居,只在吃饭的时候出现,而且,它还是《 狮子 王》里的重要角色——沙祖的原型,红嘴弯嘴犀鸟。
![]()
不过,它的雌鸟可不是红嘴,而是黑嘴,远不如雄鸟好看。
![]()
尽管如此,红嘴弯嘴犀鸟可是动物界出了名的恩爱鸟,雌鸟在孵化幼鸟时,会把自己和宝宝一起封闭在鸟巢内脱毛换毛,而每日餐食全靠雄鸟在外操办,雄鸟捕来食后会轻敲鸟巢让雌鸟出来取,这个过程中,万一雄鸟在外遇到不测,雌鸟和宝宝会一起死在巢里……
我就拍到了雄鸟取食自己不吃,送给雌鸟的照片,虽然它们并不在孵宝宝。
![]()
午饭后稍事休息,我们又坐着车一路颠簸着出了野生动物保护区,下午要参观的 桑布鲁 人村落就在保护区的入口大门外不远。
![]()
![]()
这里的村民还保持着相对原始的生活状态,女人持家(甚至包括修建房子),男人外出放牧。他们居住的房屋很简陋,严格地说大概只能算是个帐篷,高度大约1.5左右,进出要弯腰。面积也很小,全家人挤在一起,所谓的床,也就是垫了张羊皮的一小块地方而已,盖的也是羊皮。
但是为了迎接我们这些游客的到来,全村只要在家的村民都穿上最好最鲜艳的衣服出来迎接。
![]()
村里的长者喜欢聚在一起玩一种类似棋类的游戏
![]()
年轻的女村民们更是载歌载舞拉着我们一起互动。
![]()
![]()
![]()
![]()
监护人玩得很HI啊
![]()
我们团很多人都给 桑布鲁 村带来了礼物,我把从家里准备好的笔、橡皮、创可贴、碘酒和万金油、医用药棉送给了村里的孩子们。
![]()
一起来看看村里的孩子们吧。他们虽然穿上了自己最好的衣服,但是几乎都是光脚的,而且卫生情况也不乐观。孩子们清澈的眼神令人难忘。
![]()
![]()
![]()
![]()
全村的孩子们
![]()
村里盛装迎接我们的妇女
![]()
![]()
![]()
这位是“村长”,村里的领头人,已入基督教。
![]()
快乐的时光总是很快过去,到了说再见的时候了。
![]()
![]()
我们回到 乔治 的车上,赶在日落前去参加落日小酌
![]()
很可惜浓密的云层没有给我们留下多少观赏日落的机会,但是站在岩石上,喝着小酒吃着零食聊着天,还是很放松愉快的……可不是,我光顾着吃喝,连照片都忘拍了……
![]()
偷拍的巡游中的团友们
![]()
![]()
![]()
![]()
![]()
7月22日早晨离开 桑布鲁 野生动物保护区,一路风驰电掣,路况很好,赶往阿布戴尔甜水保护区,去那里的solio私人保护区,希望邂逅犀牛与黑猩猩。
![]()
在阿布戴尔,我们入住了此行最好的酒店——费尔蒙酒店。说它好并不仅仅是指住宿的条件与环境,当然这方面它也是一流的。
![]()
![]()
![]()
![]()
![]()
![]()
更为重要的是,这家酒店刚刚好就建在赤道上,引得团友们纷纷在纪念牌处留影,我们两公婆当然不会例外……
朋友圈里说我们俩这是在划夫妻老婆拳,看看是有点像哈……
![]()
此外,这家酒店还引来了各种各样的飞禽, 埃及 圣鹳、秃鹳、 埃及 雁、花蜜鸟等等,都是在这里解锁的。游记的最后一章我有图文介绍。
办理好入住,我们立即驱车前往附近的solio私人保护区。这个保护区占地4.5万英亩,号称“犀牛王国”,刚到入口,我就发现了此行见到的第二种织巢鸟——绿腰织巢鸟。
![]()
solio私人保护区果然无愧于犀牛王国的称号,没多久,我们就近距离看到了一头黑犀牛
![]()
![]()
黑犀牛白犀牛,知道如何区分两者么? 安东 尼在车上给我们做了及时的科普——黑犀牛白犀牛其实都是灰犀牛,二者的分别在于嘴巴:黑犀牛的嘴巴尖而窄,适合吃树枝上的叶子(不过我们看到的这头正在吃地上的草)
![]()
而白犀牛的嘴巴宽而平,适合吃地上的草(下图是我在 纳库鲁 湖区近距离拍摄的白犀牛,为了说明二者的区别,特意提前发上来)
![]()
当然,solio私人保护区也有很多白犀牛,不过当天我们看到的距离相对比较远。
远远的这一对母子就是白犀牛。
![]()
保护区里,我们还意外地见到了一个特别的地方——北方白犀牛墓地。
2018年,全世界最后一头雄性北方白犀牛SUDNA去世了,等到现存的雌性北方白犀牛一个个离世,北方白犀牛这个种类将就此灭绝……
![]()
![]()
这个故事有点伤感啊,不过另一头黑犀牛的故事则要积极很多。
五年前,这只半瞎的黑犀牛被发现后,就一直被保护区喂养着。
![]()
![]()
如今,它每天都和这里的游客互动,成了一个明星,很受欢迎。
![]()
solio私人保护区里,还有一群被圈养起来的黑猩猩
![]()
我们赶到的时候,这个黑猩猩家族的成员基本都在——
大BOSS
![]()
![]()
![]()
![]()
大BOSS的众多妻妾们
![]()
![]()
由于大BOSS享有这个族群的绝对优先交配权,所以这只小黑猩猩基本也就是它的仔了。
![]()
![]()
![]()
![]()
在solio私人保护区,我们另一个巨大收获,就是解锁了 非洲 五霸之 非洲 水牛——可千万别小瞧人家的名字啊,先给你看张照片,有没有牛魔王的即视感?
![]()
整额头都是大角啊!还有三四吨重的吨位,在 非洲 , 它的对头可是 狮子 哦,也就是说,没有一头 狮子 敢轻视 非洲 水牛!
![]()
![]()
此外,我们还偶遇了 非洲 最大的羚羊种——大角斑羚。
![]()
离开的时候天色渐晚,我们又解锁了两种鸟类,一个是停在老远树顶上的猛雕,它是 非洲 最大的雕,栖息于沙漠、草原和林地等环境中,捕食蹄兔、野兔、羚羊、狒狒、蛇类、猫鼬、獴、蜜獾、巨蜥和其它鸟类等,甚至还捕杀胡狼、大耳狐、薮猫等小型食肉动物和各种大型猫科动物的幼崽,成年雕的捕猎范围的大约50平方英里。最大的特点就是白色腹部上密密的黑点,让人很远就能识别出。
![]()
另一种是尾羽极长的维达鸟。
![]()
7月23号,我们离开阿布戴尔,前往博戈利里亚湖,去观赏最热烈的粉红之海——火烈鸟群。当天正值中国 二十四节气里的大暑,可瞧我们在 非洲 的装扮,分明是大寒呢!
![]()
在去往湖区的道路上,我们刚好穿过赤道,这是我们此次在 肯尼亚 旅行的首穿,当然要留下到此一游照啦!还有证书呢!可惜就是这个点儿人太多了,拍照不好看。
![]()
![]()
我们入住的酒店,离博戈里亚湖开车只有十分钟的车程,所以,当天下午,我们就和火烈鸟相约黄昏后啦……
7月23日下午,初见火烈鸟
那是怎样的一种铺天盖地的红啊!
![]()
![]()
![]()
![]()
![]()
![]()
火烈鸟为什么是红色的?
那是因为它们摄取食物的湖水中有一种螺旋藻,这种螺旋藻含有一种特殊的叶红素,可以将火烈鸟的羽毛染红。
![]()
![]()
![]()
![]()
![]()
那为什么有些火烈鸟却是白色或灰色的呢?
那是因为它们是年轻的雏鸟,摄入螺旋藻的量不够多,等它们吃得足够多了,自然就红啦!
![]()
![]()
傍晚的湖边,领队震宇用手机帮我拍的“工作照”
![]()
我用相机帮地接导游 安东 尼拍的“工作照”
![]()
利用住在湖边的优势,第二天清晨6点,我们又一次来到博戈里亚湖观赏火烈鸟——早晨的景象与傍晚的浓烈有着明显的不同……
![]()
![]()
![]()
![]()
此时湖边变成我团的包场,我们离得更近,也更能体会到火烈鸟的活力与优雅
![]()
![]()
![]()
![]()
![]()
起落与飞翔
![]()
![]()
![]()
![]()
![]()
![]()
![]()
湖面上,一只秃鹳正在啄食一只火烈鸟的尸体,秃鹳是食腐动物,经常与秃鹫争食
![]()
我的监护人正在享受独处时光
![]()
来,看看我们是如何包场滴
清晨的湖边,我们包场了
7月24日早上8点多离开博戈里亚湖, 回酒店用完早餐,我们立即马不停蹄地奔向 纳库鲁 湖国家公园。途中,我们又一次穿越了赤道,这回标志牌周围干净多了,没什么人。
监护人凹造型